庄子述义:内篇·齐物论第二(1)

作者:朴道

来源:八卦科学网 BaguaScience.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谢谢!

朴道:庄子《齐物论》述义
02《内篇·齐物论第二》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穾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述义】

南郭子綦坐着,动用“隐机”的古老“心法”在思考着,只见他仰着头,向着天缓缓地吐着气,那样子仿佛神魄都已经离开了他的躯体似的。

他的学生颜成子游想服侍他,过去站在他身边轻声说:“你怎么啦?即使人的形体可以如同枯木,但人的心怎么可以如同死灰呢?你今天这么‘隐机’的样子跟你以往‘隐机’的样子好像不大一样呢。”

子綦说:“偃,我这不是好端端的吗,你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呢?不过你正好问到点子上了,我今天已经到达了‘吾丧我’的境界,所谓‘吾丧我’,就是我自己在自己的心中也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知不知道我说这个话的意思?也许你已经知道什么是‘人籁’却还不知道什么是‘地籁’,也许你已经知道什么是‘地籁’却还不知道什么是‘天籁’吧。”

子游问:“烦请先生赐教,你这是在用一种什么方法或功夫呢?”

子綦说:“有一种至大无比的情境,我们权且可以将其称之为‘块’或‘大块’,其一旦运动起来,就如同人在呼吸一般。如果硬要描述‘大块’的动态,也可以为其安上一个名字,例如,将其比喻为‘风’。一般地,‘大块’是没有任何运动迹象的,就只不过是一种无声无臭的寂寞景象。然而,一旦‘大块’发生运动,就会如同‘风’的运作一般,甚至会出现‘万窍怒嚎’的样子。难道你从来没有听到和看到‘风’的‘翏翏’的呼啸之声吗?你看大山上的树林在‘风’中的样子,大的树木有上百个‘窍’或者‘穴’,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方孔,有的像圆圈,有的像巢臼,有的像坑洼,有的像污沟。这些‘窍’或者‘穴’,有的像在慷慨激昂,有的像在高声辩论,有的像在大声叱骂,有的像在大力呼吸,有的像在大呼小叫,有的像在嚎啕大哭,有的像在深深叹息,有的像在拼命撕咬,仿佛有在前面领唱的有在后面附唱的。所有的声音都混合在一起,这种情形可以称之为‘和’:有可以称之为‘冷风’的,其只能造成较小的‘和’,有可以称之为‘飘风’的,其可以造成较大的‘和’。狂暴的‘厉风’一旦停歇,‘窍’或者‘穴’也就寂然无声,回归为本身的‘虚’的那种‘无声’的情境。难道你没有见过‘风’发作时的飘摇和声响?难道你没有见过‘风’停歇时的肃穆和静默? 不管是‘调调’还是‘刁刁’,无非是‘风’的动与不动的关系或景象。”

【原文】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大知闲闲,小知闲闲;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述义】

子游说:“地籁应该指的是造成大地上的风的各种风穴,人籁大概好比人吹竹箫而发出声音,至于天籁,我还不曾听闻,先生能告诉我什么是天籁吗?”

子綦于是做了如下解说:

天籁如同吹风一般有万千不同,然而究其根本,使天籁发生和停止的本质原因应该都出自于天籁自身而已。如果不是天籁自己造成了种种运动,哪还会有什么来造成天籁的运动呢?
应该对“知”做出分类,至少分出“大知”和“小知”来;也应该对“言”做出分类,至少分出“大言”和“小言”来。“大知”是对整体和轮廓上的知悉,可以用“闲闲”来形容;“小知”是对具体和细节上的知悉,可以用“间间”来形容;“大言”是对整体和轮廓上的描述,可以用“炎炎”来形容;“小言”是对具体和细节上的描述,可以用“詹詹”来形容。

所有关于“知”的分类都与人的“心”相关:当人在睡眠时,人心就与“魂”相关,产生出梦境来;当人在醒觉时,人心就和各种事物发生关联,与事物的外部形象产生接触,使人可以从“形”的方面开始来认识事物,进而将各种事物联系贯通,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结构,所有这些用心的方面都可以用“心斗”来形容描述,而“心斗”的情形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通过“心斗”的用心过程,人可以达到不同的认识境界:人可以达到“缦”的地步,那是一种宽广博大的境界;人可以达到“窖”的地步,那是一种深邃幽静的境界;人可以达到“密”的地步,那是一种细密严谨的境界。有一种关于“恐”的说法,所谓“恐”,也就是“诫慎恐惧”的心法。“恐”的心法有“小恐”,也就是往“小”的方面去用心,这可以使人达到至为精微的“惴惴”的境界;“恐”的心法有“大恐”,也就是往“大”的方面去用心,这可以使人达到至为广大的“缦缦”的境界。就用心的心法而言,有“发”的方法,这是相对于讨论“机栝”而言的,其主要是针对“是非”方面的讨论和应用;有“留”的方法,这是相对于讨论“诅盟”而言的,其主要是针对“守胜”方面的讨论和应用;有“杀”的方法,这是相对于讨论道法而言的,其主要是针对“日消”方面的讨论和应用。当人能以心法达到上述三种境界,就必然懂得利用心法进入一种至深的境界,那是一种不可能用其他方式获得的境界。

所以,心法是以“厌”的办法来将“心”造成一种至深至静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甚至可以用“死”来形容,因为其中已没有一点和“生”相关的“阳”的迹象,其是与“生”和“阳”相反的无声无臭的“虚”的境界。人所有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等等“情”的现象也都消失不见了,然而,所有这些又都是可以从这种“虚”的境界中产生出来的,正所谓“乐”从“虚(器)”中产生出来,“菌”从“(蒸腾的)气”中产生出来一般,所有的事物也都可以由这种“虚”中产生出来。人们不是看到了日日夜夜的交替现象吗?日日夜夜交替变换,万物也都仿佛是在这种日夜交替现象中莫名其妙地萌生出来。难道万物真是莫名其妙地产生出来地吗?不是的,万物只不过是自己自然而然地在生长而已,就好像我们自己,其也是在自然而然地生长而已。人们仰望天空,就可以看到日夜交替的现象,人们当然也可以从日夜交替现象中感悟到世界的生机。日夜或旦暮就好比人心的不同境界:夜或暮是人心一无所有的情形,日或旦是有东西从夜或暮产生出来了的情形,且所有的“生”都可以用这同一种办法来处理,使所有的“生”都可以消失于夜或暮之中,也可以使所有的“生”再从日或旦之中显现出来。人一旦自己能用心法如此这般地处理一切,所有与“生”相关的根本原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原文】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必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形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述义】

人懂得了“生”的根本原理就等于达到了真理的彼岸。并不是真理的彼岸没有我或者不容纳“我”,而是在于“我”能不能到达真理的彼岸去取得真理(或简称“理”);真理就是自然而然的情形,是自然而然的情形生就了万物也生就了“我”,若不是自然而然地“生”,又哪里还有其他的情形呢?彼为远,此为近,当把万物和“我”都用自然而然的情形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根本的“理”时,也就无所谓彼此了,或者说,彼就被此所包容了,被转化成了和“理”相关的“此”或者说“近”的情形了。如果不与根本的“理”联系起来,即便是近在眼前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办法知道其究竟是怎么来的。也许所有的一切还真的另外有主宰即“真宰”,只不过我们看不到任何征兆而已?我们往往相信有形的东西,然而对于见不到形象的东西就很难相信了。上述讲到的(“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属于)“情”的东西都是无形的。人的百骸、九窍、六藏都是有形的东西,它们是存在于我们人体之中的器官。就我们每一个人而言,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对这些器官分出亲疏来呢?你是不是喜欢所有这些器官呢?或者你只特别喜欢某一个器官?如果你特别喜欢某一个器官,那你是不是会把你喜欢的器官加封为“臣”,而把不喜欢的器官贬称为“妾”呢?即便如此,这种“臣妾”关系也并不是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充足理由。那是不是可以将它们定为“君臣”关系呢?那当然是不行的,因为已经有“真君”存在了,这个“真君”就是上述所说的“真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所有东西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其“真”,不管人们在“情”的方面有所求还是无所求,也不管求得到还是求不到,“真”的过程本质是不会因此有所改变或益损的。人一旦作为人而形成了人之形,即使活得好好地不死,其只不过是在“待尽”而已。所谓“尽”,其实就是“死”;所谓“待尽”,其实就是“等死”,也就是无论如何或迟或早都必有一死!万物也都一样,有顺行的,有逆行的,虽然各行其是,其都只不过是如同飞驰的奔马一般往“尽”即“死”的终点而去,没有任何人或者物能够阻止这种情形,这是不是很可悲呢?人们终身忙忙碌碌却见不到什么成就和功业,然而,疲于奔命地忙忙碌碌却不知其将之奔往的必然归属,这难道不是人作为人的悲哀吗?也许人们会说人可以去追求“不死”。这种追求又有何益呢?当人之形化掉,人的“心(灵)”即思维也会因之失去依附而荡然无存,这难道不是人作为人的极大地悲哀吗?人并不是生来知之的,而是有一段闇昧茫然的过程。难道只有我才有这样一段闇昧茫然的过程,其他的人却没有这样一段过程?

【原文】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辨乎,其无辨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述义】

要超越闇昧茫然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心”即思维的方面有所成就,拜自己的“心”为老师。谁没有“心”呢?如此说来,谁会没有老师呢?相同的事物都有相同的特征,所以可以通过替代或代换的办法来进行类推:人人都有“心”,由自己有“心”可以推断他人亦有“心”,由智者有“心”可以推断愚者亦有“心”。遇事要先懂得用“心”即思维去进行琢磨推敲,对是与非做出判断,倘不若此,就好比说今天去越国而昨天实际上已经到达了一般。这种方式是在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如果把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即便神机妙算也都难以知道会发生什么,我又如何奈何得了呢?

虽然上述说到了吹风之“吹”,但是应当看到,“言”和“吹”还是有所区别的,不能把“言”等同于“吹”。用“言”来进行描述就可以说是“有言”,但是,如果还没有把“言”与特定的描述对象联系起来时,这样的“言”能不能算作是“有言”呢?应该不能算作是“有言”,因为“言”还没有和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就没有确定的形式。例如,你能辨别得出初生之鸟的叫声吗?如果你能辨别得出来,你又是凭什么辨别出来的呢?那是因为你已经有某种判定标准的缘故,否则,又哪能有什么辨与不辨呢?我们说,“道”的最重要的方面是其“隐”即隐蔽性,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真伪之别呢?对这样的说法是不是一定要做出是或者非的判定呢?“道”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不是“往而不存”?所谓“不存”,就是不存在任何东西的“无”的境界。“言”的最重要的特征是不是“存而不可”?所谓“不可”,就是“不可言(说)”或者说“不可道”。可以说,“道”达到了“隐”的境界属于“小成”;“言”达到了“隐”的境界属于“荣华”。(荣:升。荣华:上升到华的境界。老子38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所以,有儒墨两家的是非之争,之所以如此,在于其各自都以自己认定的“是”来对待对方的“非”,以自己认定的“非”来对待对方的“是”。要避免这种“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的争辩情形,就得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可以把这个共同的标准称之为“明”。要想了解“道”的根本,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就一定要弄清楚这个“明”,即要去做到“莫若以明”。

【原文】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述义】

宇宙中所有的一切可以用一个“物”字统将起来,而“物”无非就是“彼”或者“是”两个相对待的范畴而已。一般地,人们见不到“彼”,然而,对于自己所处的“是”却是可以知道的,这种知道就可以用“知”来加以命名。所以说,范畴“彼”是基于范畴“是”才能被人们所了解的,人们可以由自身所处的“是”去达到对“彼”的“知”;反过来也一样,“是”之所以为“是”就在于有“彼”,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假如说,人们可以在“彼”和“是”两个范畴中来来往往,就可以建立起一种“方生”的说法:我们可以将自己所处的范畴称之为“生”,将自己不在的范畴称之为“死”,这样“方生”之说就建立起来了。例如,我们可以从“是”走到“彼”,原来在“是”之中时,“是”为“生”,“彼”为“死”,现在已经走到了“彼”,则情形就颠倒过来了,变成了“彼”为“生”,“是”为“死”,这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情形。只要我们在“彼”和“是”两个范畴来来往往,这种“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情形就会不断地发生,“生死”的情形就会不断地转化。同样地,我们可以把“生”确定为“可”,把“死”确定为“不可”,当我们往来于“生”和“死”两个范畴时,就会出现“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的情形的不断转化。同理,可以把“是非”代换到“彼是”的模型之中,于是乎,“因是因非,因非因是”的情形也就出现了。正是有这种无穷尽转化的缘故,圣人就避免出现这种情形,总是把一切与“天”即宇宙自然联系在一起,以“天”作为一切的统一体,以“天”作为“照”,从而达至“明”的结果。如上所述,由于“彼是”之说有相互无穷循环和转化的弊病,就会出现“是”等于“彼”或者“彼”等于“是”的情形,就会出现“是”等于“非”或者“非”等于“是”的情形。这样,在说到彼此之时,彼就成了是非不分的一体,即彼就是“是”亦是“非”;此也成了是非不分的一体,即此就是“是”亦是“非”。那么,果真“彼是”之说是有意义还是无意义呢?其实,最重要的应该是让“彼”和“是”不产生混淆,倘若此,就可以说是得到了“道枢”,也就是得到了“道”的根本要义。那么,“枢”的根本情形是什么呢?或者说,“道”的根本要义是什么呢?是“环中”。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彼”看作是一个环,把“是”看作是另外一个环,而“环中”却既不是“彼”也不是“是”,而是独立于“彼此”的一个环,并且,并不是直接从“彼”到“是”也不是直接从“是”到“彼”,而是由“彼”到“是”或者由“是”到“彼”之前先到达“环中”,通过“环中”来因应无穷。“是非”也可以通过“环中”之法来处理,如此,“是”(与“环中”)可以成为一种无穷,“非”(与“环中”)也可以成为一种无穷。所以,得到“环中”和通过“环中”这样一个中间环节来处理“彼是”或“是非”就是“莫若以明”的意思。

相关文章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