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原文】
1.1.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述义】
“天”是宇宙中最早出现的,是宇宙的第一个因素。“地”是宇宙中接着“天”出现的,是宇宙的第二个因素。可以把先出现的或位于先的称为“尊”,可以把后出现的或位于后的称为“卑”。“乾坤”为“天地”的另一种说法,干为天,坤为地。这是“名”与“实”的分别:一般地,一个“物”或者说一个“东西”甚至或者说一个“人”,其本身为“实”或“实体”,而这个“实”或“实体”还可以有其将其称呼出来的“名”或“名称”。同样地,就“名”而言,宇宙的第一个因素叫做“天”,而“天”的“实”即为“干”;宇宙的第二个因素叫做“地”,而“地”的“实” 即为“坤”。“天”和“干”是宇宙中最早出现的“名”和“实”,“地”和“坤”是宇宙中接着“天”和“干”出现的“名”和“实”。第一和第二,或者说先与后,是一种次序关系,这种关系一经确定下来,就再也无法变更了。这种无法变更的情形,就是所谓“定”的含义。
【原文】
1.2.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述义】
“卑高”的次序关系如果“以陈”也就是排列起来就变成了位置关系。尊被用来描述先、上、高等观念。卑被用来描述后、下、低等观念。“尊”与“贵”相联系(现代语言中“尊贵”变成了一个固定词组);“卑”与“贱”相联系(现代语言中“卑贱”也变成了一个固定词组)。宇宙中的种种位置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然而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区分和确定位置关系。
【原文】
1.3.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述义】
宇宙的发生和发展都依循一定的规则,所谓发生和发展也就是所谓 “动”和“静”,而所谓依循一定的规则也就是“常”的含义。“动”和“静”是对宇宙状态的描述,并因其所处之不同之状态而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刚”的性质和“柔”的性质。“动”属于“刚”的性质,“静” 属于“柔”的性质。我们可以经由“动”和“静”而判定其性质“刚”和“柔”,反之亦然,即可以经由性质“刚”和“柔”而判定其运动状态之“动”和“静”。
【原文】
1.4.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述义】
宇宙的一切都可以用“(卦)方”表述出来,而“方”又是以不同的“类”分开或者聚合在一起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物”的形式,而“物”又是处于不同的“方”或说“类”之中以“群”也就是“集合”的方式存在着,由于“群”与“群”之间有着种种同与不同的分别,从而生成了种种“吉”的现象和“凶”的现象。
【原文】
1.5.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述义】
“天”的存在是以种种“象”表现出来的;“地”的存在是以种种“形”表现出来的。这些种种的“象”以及种种的“形”就是种种不同的“变化”。我们可以经由见到种种不同的“变化”而见到“形象”,也就是见到“天地”。
【原文】
1.6.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述义】
上述所说的种种不同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宇宙的“刚”与“柔”两种不同的性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所有的“变化”都发生在“八卦”也就是宇宙的八个卦方之中,八个卦方都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此即为“相摩”和“相荡”之谓。
【原文】
1.7.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述义】
象雷霆爆发一般,宇宙在种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下得到不断地鼓动;象风雨大作一般,宇宙得到种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不断地浸润。
【原文】
1.8. 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
【述义】
就象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日和月都在不停地运行,且其运行的变化就造成了我们可以看到的一寒一暑的季节转换。宇宙中有“干”的性质,凡属于“干”的范畴之中的种种变化就叫做“干道”,其变化之性质都属于男性,或称雄性,或称阳性。宇宙中也有“坤”的性质,凡属于“坤”的范畴之中的种种变化就叫做“坤道”,其变化之性质都属于女性,或称雌性,或称阴性。
【原文】
1.9. 干知大始,坤作成物。
【述义】
能够彻底弄清宇宙的“干”的性质就可以知道宇宙的“大始”,也就是知道宇宙的始点或发端。能够彻底弄清宇宙的“坤”的性质就可以知道宇宙的“物”的成因,也就是知道宇宙物质的来源。
【原文】
1.10. 干以易知,坤以简能。
【述义】
我们如何能知道宇宙的“干”的性质呢?我们可以通过“易”的方式来了解“干”的性质。所谓通过“易”的方式,就是以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来描述所有的一切。我们如何能知道宇宙的“坤”的性质呢?我们可以通过“简”的方式来了解“坤”的性质。所谓通过“简”的方式,就是制定“简策”的方式。“简策”有两个种:正(政)策和反(对)策。
【原文】
1.11.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述义】
要想了解“易”,只要遵循着“箭头‘一’”的定律就可以直接地了解到“易”的本质。要想了解“简”,则要遵从“易”的“箭头‘一’”的定律才能了解到“简”的本质。
【原文】
1.12.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述义】
能够做到“易知”,也就是说能够了解到“易”的本质,就可以叫做“有亲”,所谓“有亲”就是自己亲自体会了或者说自己亲自看到了一切的根本的根本。能够做到“易从”,也就是说能够遵从“易”的“箭头‘一’”的定律,就可以叫做“有功”,所谓“有功”就是自己能够推衍出宇宙的发生和发展的种种变化。
【原文】
1.13.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述义】
能做到“有亲”就算是达到了“可久”的境界,也就是可与宇宙同长久的境界。能做到“有功”就算是达到了“可大”的境界,也就是可与宇宙同大小的境界。
【原文】
1.14.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述义】
所谓“可久”,就是“可以长久”,所谓“可大”,就是“可以长大”。只有贤人才能做到“可久”,或者说,能做到“可久”就可以称之为贤人,所以“可久”体现了贤人所达到的道德高度。只有贤人才能做到“可大”,或者说,能做到“可大”才能称之为贤人,所以“可大”体现了贤人所取得的功业成果。
【原文】
1.15.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述义】
通过“易简”可以穷尽天下之理,了解到宇宙的本质。如果人一旦能穷尽天下之理,了解到宇宙的本质,则宇宙的种种成因和位置便已然包括在这个“理”之中了。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