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帛‧五行》庞朴整理
第一章
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智(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义(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礼(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述义】
表1-1.
内 | 外 | |
形于内 | 不形于内 | |
仁 |
德之行 |
行 |
智 | ||
义 | ||
礼 | ||
圣 | ||
德 | 善 | |
天道 | 人道 |
(有“形于内”和“不形于内”的区别,也有“德之行”和“行”的区别。“形于内”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不形于内”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所谓“形于内”,指的是可以将“形”置放于人心之内,属于人的内心世界的种种活动,是人的“思”或者“想”的范畴的东西,属于“德之行”的范畴。反之,所谓“不形于内”,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以外的种种“形”,也就是客观世界,属于“行”的范畴。人的“思”有“通常的思”和“非常的思”:“非常的思”指的是严格符合逻辑的“思”,也就是总是在逻辑的指引下所进行的“思”,是人的逻辑思维;而在“非常的思”以外的都属于“通常的思”。“非常的思”必须至始至终都表现出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若不能至始至终都表现出逻辑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就只能属于“通常的思”。宇宙在其整体上表现出了连贯性,因此,关于宇宙整体的“思”都应该属于“非常的思”的范畴,都应该属于“德之行”的范畴。)
所以,藏于人心之内的“仁”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然而,若其不藏于人心之内而是表现于外,则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藏于人心之内的“智”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然而,若其不藏于人心之内而是表现于外,则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藏于人心之内的“义”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然而,若其不藏于人心之内而是表现于外,则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藏于人心之内的“礼”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然而,若其不藏于人心之内而是表现于外,则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藏于人心之内的“圣”可以归属于“德之行”的范畴;然而,若其不藏于人心之内而是表现于外,则可以归属于“行”的范畴。
在“德之行”的范畴中,一共有(仁、智、义、礼、圣)五种表现形式或阶段,如果这五种表现形式或阶段处于“和”的状态,也就是同处于一个集合之中,就可以将其笼统地称之为“德”。所谓“和”,指的是(仁、智、义、礼)四种“行”和协均衡地围绕着“圣”(心)的情形,且这样的“和”的情形就可以称之为“善”。“善”可以归属于“人道”的范畴。“德”可以归属于“天道”的范畴。所谓“人道”,其所要特别强调的是“道”与人有着联系;所谓“天道”,其所要特别强调的是“道”的自然属性,也就是宇宙的本质规律。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