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宇宙观:宇宙的生成步骤概要

作者:朴道

来源:八卦科学网 BaguaScience.org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谢谢!

本文曾发帖于[人龙论坛~中国道学论坛]论坛[专栏学者›朴道]版块。

原帖:[原创] 道的宇宙观:宇宙的生成步骤概要

作者:朴道

发布时间:2008-11-6 09:20

[原创] 道的宇宙观:宇宙的生成步骤概要

1、如同科学从经验世界中确认一切都是时空特征,道则从时空中忽略空间特征,仅仅抓住时间流逝特征的一维性并记为“一”:逻辑的自然次序基态。

2、承认并注重运动的连续性或不间断性,将任意运动看成一个动点:时间点和逻辑点。

3、从运动形态中抓住钟摆的简单性,确定一动点在时间过程“一”的轨迹上的运动必止于其中点。

所以,

一、宇宙的始点是从寂寞背景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动点,其因为动的因素产生轨迹“一”:道生一(xx’)。

二、“一”中的动点止于中点但没有停止运动。

三、中点上的动点的继续运动造成“十”即一个直角坐标系:一生二(xx’,yy’)。

四、动点再次止于中点并因继续运动造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二生三(xx’,yy’,zz’)。

五、庞加来猜想的坍缩造成最初的球体空间,动点和空间直角坐标系被囚禁于球体中:天圆,“圆满”。

六、动点在天圆球体中继续运动形成五行发散形态造成逻辑正方体:地方,“方”。

七、动点的继续运动造成发散的的继续,“方”被冲破,在“方”的六个面的每一个面的中央延伸出一个竖直的“一”,这六个“一”可以称之为“六龙”,形成“大方无隅”的宇宙膨胀形态。

八、“六龙”因囚禁在“天圆地方”中的动点的继续运动得以按单位“一”不断延伸,且“一”的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造成宇宙网格致密态时空,可以将这种时空形态称之为“绝对空时系”,其运动形态就是以“一”不断延伸的形式简单地发散。

九、为“方”配上自然数,形成八卦自然数算法和筛法系统,形成形数结合的宇宙形态。

十、宇宙在总体上可分为奇偶或阴阳两个部分,偶数宇宙不产生物质,而在奇数宇宙中,一般地,合数构成空间形态,素数构成物质基础。奇数宇宙可以称之为“相对空时系”,也就是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宇宙空间。数字空间就是“黑洞”,其在扩张到一定大小的集合时会发生坍缩,坍缩的反作用力形成“大爆炸”,而且,坍缩和爆炸的不断发生形成宇宙的复杂形态。

声明:引用该文及其观点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朴道)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13 12:28 编辑 ]

************

回帖:

朴道 发表于 2008-11-7 19:44

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道是关于思维的学问,道为一个“首”字与一个“走”字之合,“首”为脑袋,“走”表示运用脑袋。道的思维的对象是宇宙,其最根本的方法是利用一个万能公式“一”来进行“思”的工作。一般地,“一”有方向性,所以,我们可以把“一”看成是一个箭头,将其命名为: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

“箭头‘一’”为自然逻辑的基本形态,其本质为时间的一维性过程特征。“一”同时也是关于时间的不经定义的最简逻辑表述符号,宇宙中的一切从整体上都可以用一个“箭头‘一’”来表述。 “一”是运动的,且可以根据“一”的运动特征,一步一步地推演出一个宇宙模型“方”,一个逻辑正方体,并因此得以解释宇宙的产生机制。宇宙在整体上永远就是“方”之形(老子将其称之为“大方无隅”),且这个“方”就是爱因斯坦所要寻找的宇宙大统一模型。“方”就是所谓永恒的道。

“方”的不断运动扩展或说膨胀可以由自然数来表述,从而形成一个可以不断膨胀的数字化均匀态宇宙模型。为了了解清楚宇宙的变化,得先把其数字变化理清楚。然而,不管“方”如何扩展或膨胀,其在逻辑上永远是“方”之形,不会改变形状,因为这个“方”中间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作为其支撑。按照费尔玛大定理来反演,其坐标系的直角之形不管怎么扩展也不会产生形变。费尔玛大定理于1995年由怀尔斯(Wales)证明成立,但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其宇宙论意义。古中国人有类似费尔玛大定理的表述,其被称之为勾股定理。可以说,费尔玛大定理是支撑宇宙存在的根本定理。另外,按照相似形原理,“方”之形不管其大小,其几何性质是一致的。

可以把“方”配上自然数:将1379和2468分别配置于“方”的八个角上,然后再将5置于1379的中间,将0(即10)置于2468的中间,从而构成了一个可以用数字来表述的宇宙模型“八卦”,其后宇宙无论再怎么变,都是八个卦限中数字的扩展。 道的数字系统可以称之为“八卦”,且该系统中所有的数都可以由剩余类大定理来进行分类。孔子说:“三十而立。”将自然数排列为30个无限数列,经分奇偶,去除可由3和5整除的数列,可以得到八个数列,可将其称之为“八卦数列”:

下述八个无限数列为八卦数列:

1). 1+30(n-1), 或:31+30(n-1),

2). 7+30(n-1),

3). 11+30(n-1),

4). 13+30(n-1),

5). 17+30(n-1),

6). 19+30(n-1),

7). 23+30(n-1),

8). 29+30(n-1).

除了2、3、5,所有的素数都在这八个数列中。由于在自然数的分类上涉及大数,所以研究变得极为困难。然而,大数研究几乎仍然是数学领域的处女地,而八卦系统很可能是研究大数的最简和最优系统。此外,由于素数也被包含在这些被分类的数列里面,所以,实际上这些素数也就被用同样的方法分类了。这样,只要把一种类别的素数和另一种类别的素数相加,就可以构成不同的合数,这就意味着,八卦系统很有可能是使哥德巴赫猜想得到最终解决的绝妙途径。从八卦系统可以很好地处理素数这个角度来看,又可以把八卦系统称之为“八卦筛法”。

八卦系统对自然数作了极富智慧的安排,使得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 1862-1943)关于在数列的子系统中将其首数一一指出的设想得以实现。希尔伯特的表述为:“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数的总体是否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排列起来以便使每一个数列都有一个首数,也就是说,连续统是否为良序的──对于该问题Cantor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我对Cantor这一著名论断可以获得直接证明有强烈兴趣。也许在一个子系统中所给出的数列里可以将每个首数一一指出。” 八卦的数字处理方式可以使得宇宙膨胀出来的“点”可以用永不重复的数字来表示,而因其重复可以归入一类是经由剩余类大定理来实现的。可以说,八卦体系就是希尔伯特所期待的连续统。值得注意的是,希尔伯特所提到的连续统问题以及素数分布问题(包括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可能最终都得以八卦体系为基础才能得到完美的解决。

宇宙模型“方”可以很好地解释宇宙的产生极其膨胀。宇宙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次,首先是形成数字化时空,然后再由数字的演化产生物质,且可以把数字化时空称之为绝对空时系,把物质称之为相对空时系。一般地,合数构成空间,素数构成物的基础。所有的宇宙现象都可以在八卦数字化宇宙模型“方”之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甚至引力现象、测不准现象、黑洞现象等等所有现代科学的重大难题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得到解决和说明。

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是人对宇宙认识的高度概括,其对人类(不管个人还是全体)同样适用,换言之,人类及其文明进程在整体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的过程,且这个过程可以记为“一”,并可以命名为“道德”。由此便发展出了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总体道德观念:尽可能地使该总体过程“一”健康地延续下去。其中,延续是人的存在,健康则是人的道德准则亦即人类的文明水平。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都以其自身对健康所能认识到的和所能做到的情形而构成其时代的文明特征。每一个人也同样应该遵循这个总体道德准则,尽可能健康地延续自身的生命,其健康不仅指自身的生理健康,也指其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健康。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能经历几千年仍然魅力无限呢?我认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给出了宇宙的逻辑定律“一”及其宇宙模型“方”。宇宙模型是现代科学所追求的东西,然而,对于古中国人而言,这却是一个已经在逻辑上完全解决了的问题,现代中国人应当对老祖宗的宝贵遗产进行发掘,使其重见天日,使其重放异彩,且这也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光大。

上述提到了道的思维对象是宇宙,但是,当我们把宇宙作为一个集合来处理时,当我们从这个集合往集合之外望去,就没有宇宙了,这个“外”就可以作为一个逻辑集合并成为和宇宙相对待的部分,然而这个部分之中没有逻辑,也没有东西,只是一个空集。能得到和宇宙相对待的空集是道的思维逻辑的必然。一般地,和宇宙相对待的空集被古中国人称之为“无”,老子和孔子则专门将其称之为“愚”或“无知”。(与“愚”相对待的为“智”或“知”)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7 22:43 编辑 ]


朴道 发表于 2008-11-7 20:04

愚和智

“愚”字可以看作是“寓于心”或“归(鬼)于心”,是“心”通过“无为”的道法得到了“无”的一种境界。

“智”为“知”和“日”之合。“日”字可以看作是太极的形象,是一个圆圈中包含一个点的样子,至于这个点,则可以说是代表着“信”(老子)或“仁”(孔子)。“知”字为“矢”与“口”之合:“矢”为箭头“一”,“口”则可以看作一个圆圈,其代表着“无”(无极),箭头“一”指向“无”为“知”。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7 20:06 编辑 ]


朴道 发表于 2008-11-8 08:19

道德经38章 宇宙生成的15个步骤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俗译】

图 38.1

“上德”若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德”。接下来就必然是“有德”。“下德”若仍归属于“德”,就叫做“不失德”,但接下来就必然是“无德”。“上德”的本质是“无为”,因为其范畴为“无以为”,也就是“上德”已不可再上溯了。“下德”若要下溯,就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了。“上仁”若要上溯,属于“无以为”的范畴。“上义”若要上溯,属于“有以为”的范畴。“上礼”若要上溯,属于“莫之应”的范畴;“上礼”上溯却无所应,即为“莫之应”,于是下溯,也就是“攘臂而扔之”,成为“乱之首”,其实也就是混沌之初。所以,道的阶段之后是德的阶段,德的阶段之后是仁的阶段,仁的阶段之后是义的阶段,义的阶段之后是礼的阶段。至于礼的阶段,属于“忠信”的薄的趋势,属于“乱”也就是“混沌”的开始。在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之前的称为“前识者”,属于另外的范畴,是“道”的升华,即所谓“道之华”,也是“愚”(“无”)的范畴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是在“厚”的地方求“道”,而不是去“薄”的地方;是在“实”的范围求“道”,而不是去“华”的范围;总之,凡不在“此”(即“道、德、仁、义、礼”五个范围)的都不“取”,亦即“厚此薄彼”。

【导读】

《道德经》一书又被人们分为《道经》(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和《德经》(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此章为《德经》的第一章,为《道德经》一书的核心。这一章若没有弄懂,就等于没有得到老子的“道”。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老子的“道”就可以说是宇宙学,特别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问。老子把自己的“道”称之为“非常道”,并将其划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再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这就构成十五个小的阶段或者说步骤,包含着老子的“非常道”──或者将其说成“前超弦理论”──的核心内容。

若以现代人研究科学的方式加以重新表述,可以把老子所分的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列表如下:

阶段 上下 编号  形态     维数     象之特征
道    上   1    愚       无       无(前识者)
道    中   2    点       0-维      信,(动)点,太极
道    下   3    开弦1    1-维     箭头“一”
德    上   4    闭弦1    1-维     无极圈
德    中   5    超闭弦1  1-维     一圈一箭头
德    下   6    开弦2    2-维     阴阳两个圈
仁    上   7    闭弦2    2-维     阴阳两个圈;太极图1
仁    中   8    超闭弦2  2-维     太极图1又加含两箭头
仁    下   9    开弦2    双2-维  太极图2
义    上   10   超开弦2  双2-维  两直角相交之太极图加含两箭头
义    中   11   开弦3    3-维     太极图3
义    下   12   开弦3    3-维     3个太极面相互作用运动
礼    上   13   开天(内感应)3-维 六箭头感应连接形成卦方坐标方圆
礼    中   14   辟地(外感应)3-维 六箭头冲破天圆地方;膨胀开始
礼    下   15   乱        3-维   匀态数字宇宙空间:绝对空-时系

“大丈夫”之拆字:

“大丈夫”是儒释道及普通大众都使用的词汇,属褒义词,其所以有褒义是其包含了人对宇宙的认识深意在其中。

1). 何为“夫”?

夫:能冲出“天”者为夫也。

2). 何为“天”?

天:大一为天。有大一和小一之说:庄子曰:至大无外为大一;至小无内为小一。“小一”, 至小者也,小之极也;“大一”,至大者也,大之极也。 “大一”为宇宙的最大态貌。

3). 何为“大丈夫”?

大:一人或人一为大,阴阳合一为大。大小为阴阳集合之称谓。阴阳不分,可笼统称大小,分则称阴阳。大亦阴阳,小亦阴阳。

大丈:丈量之极至矣。又,庄子:“无为为之谓之天”,“ 大丈”即是“无为为之”也。

大丈夫:天外有天,不仅有此“天”,而且有彼“天”;丈量以致于量出此“天”而达彼“天”者为“夫”也:故,能大丈者方为夫;或者说能“无为为之”者方为夫。


朴道 发表于 2008-11-8 08:21

道德经提倡去追究万物之母,搞清楚天地万物究竟是怎么来的,并不是要人们“悟”到痴呆。38章即上德不德章甚至把宇宙的来源分出了道德仁义礼五个大步骤,每一个步骤又被分为上中下三个步骤,从而构成了15个步骤或阶段,讲清楚了宇宙的来源。第42章则以“三生万物”指出了宇宙就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不断发散的产物。

道德仁义礼五个阶段的上中下的上下相互重叠,道上和愚(或前识者:即无)相重叠,接下来是道中,道下与德上即“上德”相重叠,接下来是德中,德下即“下德”与仁上相重叠,接下来是仁中,仁下与义上相重叠,接下来是义中,义下与礼上相重叠,接下来是礼中,礼下与“乱”相重叠,“乱”就是宇宙天地开始发展和成长的阶段。我们现在还是处于宇宙”乱“的阶段。


朴道 发表于 2008-11-9 08:14

道德经42章 宇宙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俗译】

由道产生一(现代人记为x, x’),由一产生二(现代人记为y, y’),由二产生三(现代人记为z, z’),由三(三阴三阳,即x, x’; y, y’; z, z’)产生万物(万物:首先表现为“数”和“位”)。万物总是以背负着“阴”而投往“阳”的方式运动,以“气”(即“八卦”)的中而用之(即:“冲而用之”(第四章),或可将其称之为“中庸定律”)的方式达至“和”也就是平衡。

人们所厌恶的称呼,“孤、寡、不谷”,而王公拿起来作为称呼。所以,事物就是这样:受损的,也有它受益的一面;受益的,也有它受损的一面。前人教我的道理,我也拿来教人。过分强硬的,也就是硬要以“为”的方式来构筑宇宙整体的,就难以正确地运用逻辑反溯之法“箭头‘一’”,更不可能得到宇宙的对立面“死”。我将把此当作指导一切的根本原则。

【导读】

老子在本章给出了绝对空时系的宇宙坐标,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一经形成,其在发展上就永远不会变形了,因为这个坐标系得到了一个数学定理的支撑,这个数学定理就叫做“费尔玛大定理”。1995年,怀尔斯(Wiles)证明了“费尔玛大定理”是成立的。该定理的成立表明,直角坐标系中的比例关系永远存在,或者说,如果形成了一个直角坐标系,且该坐标系需要发展,则该坐标系只能在直角关系不变的情形下发展下去。这意味着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扩张不产生形变,也就是说,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小到无限小,也可以大到无限大。但是,人们至今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该定理的巨大功用:“费尔玛大定理”应该成为宇宙学的基本定理,因为该定理是支撑着宇宙存在的根本原理。

由于怀尔斯已证明了该定理的成立,所以我们在此可以忽略其成立的诸多理由,仅以支撑坐标之形的需要来作一简单考察:

关于费尔玛问题的思考

费尔玛问题,又称费尔玛大定理,三百多年前由法国数学家费尔玛﹝Pierre de Fermat,1601-1665﹞提出,即:设n为大于2的自然数,则方程Xn+Yn = Zn没有正整数解。1995年,怀尔斯(Wales)证明了该定理成立。

为了便于分析比较,关于方程Xn+Yn = Zn,我们先假设n为自然数2。

很显然,当n=2时,我们至少有勾股定理可以使方程Xn+Yn = Zn成立或者说使该方程有正整数解。

按照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可写成a2+b2 = c2;反过来,该定理的逆命题也成立: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a2+b2 = c2的关系,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从上述可知道,勾股定理中关于方程a2+b2 = c2的解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直角三角形可满足方程a2+b2 = c2。而关于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必然有a:b=b:c,即或a:b:c的比例关系。换言之,关于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如果有a:b:c的比例关系则可满足方程a2+b2 = c2;反之,如果有方程a2+b2 = c2,则该方程必然存在比例关系a:b:c。这表明,比例关系是满足方程 a2+b2 = c2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a:b:c之比例关系不存在,则a,b,c三条直线就不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且该方程也无法成立,也就根本谈不上有所谓正整数解。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当n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的情形:

设 n=3 , 按乘方运算规则有:
步骤 1 步骤 2
底数 平方 立方
A3 = A1 A2 A3
B3 = B1 B2 B3
C3 = C1 C2 C3

设 n=4 , 按乘方运算规则有: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底数 平方 立方 4次方
A3 = A1 A2 A3 A4
B3 = B1 B2 B3 B4
C3 = C1 C2 C3 C4

设乘方指数为 n,有: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 步骤 n
底数 平方 立方 4次方 …… n次方
A3 = A1 A2 A3 A4 …… An
B3 = B1 B2 B3 B4 …… Bn
C3 = C1 C2 C3 C4 …… Cn

从上述分析中可看到,当n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不论n有多大,n=2都必然会作为一个运算过程而被包括在其中。由于乘方运算规则得按顺序首先满足n=2,这就是说,所有的方程an+bn = cn 必须首先满足方程a2+b2 = c2,而所有的方程a2+b2 = c2又都满足a:b:c,这意味着如果n>2,则所有的方程亦必须保持比例关系a:b:c,亦即保持满足a2+b2 = c2时的所有条件。这就意味着当n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的所有高次方都必须与n=2共同分享一个唯一可满足方程an+bn = cn 的比例关系──a:b:c。这样,关于方程an+bn = cn 的问题就可归结为乘方指数n的扩展是否可以满足比例关系a:b:c=ak:bk:ck 中k的扩展,或者反过来说,比例关系中k的扩展是否可以满足乘方指数n的扩展,即n和k的扩展是否可相互满足的问题。

然而事实上,稍作分析即可看到,乘方的扩展与比例关系的扩展是相悖的,也就是说指数n和比例项k的扩展是不可能相互满足的。比例关系的扩展要求参与比例的各项相互联系,共同乘以一个数以完成扩展,上述比例关系的扩展要求方程的各个项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k,即ak:bk:ck;而乘方指数的扩展只与乘方底数有关而与其它数无关,是底数的连乘形式,即:an = a1 ? a2 ? a3… ? an ; bn = b1 ? b2 ? b3… ? bn ; cn = c1 ? c2 ? c3… ? cn ; 如果硬要把乘方指数的扩展与比例关系a:b:c联系起来,则乘方指数n的扩展要求连续不断的乘以三个不相同的底数,且乘方指数越大,连续地乘以三个不相同底数的次数也越多,即必须有n-2次这样的连乘,而事实上,乘方指数的这种扩展方式在n=3时就已必然将a:b:c的比例关系破坏而使该比例不成为其比例了,只要指数n不断扩展下去,则该比例关系的不和谐也必然不断地扩展下去,在整个自然数集合中均必然如此。很显然,关于方程an+bn = cn 和比例ak:bk:ck,这是个扩展不可两全的问题:当n为自然数时,要使n为大于2的自然数,则比例关系必然遭受破坏而荡然无存,使方程不成立或说使方程没有正整数解;要使比例关系保存下来以使方程成立并有正整数解,则只能是n=2。也就是说可满足方程an+bn = cn的比例关系a:b:c不可能扩至n>2的高次方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做出结论:当n为自然数2时,有比例关系a:b:c可以满足方程an+bn = cn 使之有正整数解;而当n为大于2的自然数时,没有可以满足方程an+bn = cn 的比例关系,换言之,若设n为大于2的自然数,则方程an+bn = cn(或写成Xn+Yn = Zn)不成立或没有正整数解。

既然费尔玛大定理被证明是成立的,所以从“形”的角度来看,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形成之后,这个坐标系的发展就不产生形变了,这就是宇宙空间得以存在和延续下去的本质原因。宇宙在初生时是以一个“信”的动点开始,经过运动和平衡逐步建立起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然而,由于费尔玛大定理的制约,这个空间直角坐标系至今还在发展着,其比例关系却并未改变,只不过逐渐成了更大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而已。这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可以由于这种不变的性质而被称之为“绝对空时系”。所以,费尔玛大定理就是支撑绝对空时系的基本原理,其坐标发展中所构成的交点如果属于合数,则构成空间;如果是素数就构成了物质的基础。无数的素数点的聚合就造成了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那个奇点,经大爆炸的程序,就构成了相对空时系,也就是物质的世界。相对空时系形成之后,绝对空时系的运动并没有停止,这就是说,不管是绝对空时系还是相对空时系都在以某种确定的形式膨胀着。从本质上说,造成宇宙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绝对空时系的运动,相对空时系又因为绝对空时系的运动所造成的空时背景而获得更大的运动空间。黑洞现象也许就是这两个空时系都在运动的证据。

朴道 发表于 2008-11-9 09:31

道德经56章 宇宙发展上的十个逻辑阶段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以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俗译】

说到(“道”的或说宇宙的)生与死这种事(可以用“九死一生”来概括):“生之徒”占十分之三,“死之徒”占十分之三,对于“人之生”而言,“动’之死地”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生生”属于“厚”的部分。

听说有善于“摄生”的人,也就是那种遇到种种危险也死不了的人:行路不会遭兕牛老虎之害,打仗不会遭甲兵刀枪之害;因为兕牛的角连不知怎么使上劲,因为老虎的爪连不知怎么使上劲,因为甲兵的刀枪连不知怎么使上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真正懂得“摄生”的人看得到“死”,所以可以避开“死地”,也就是不到可以被置其于死的地方去。

【导读】

俗话有“九死一生”之说,可以作为本章之注解。宇宙到现今在总体上可以计为十个不同的逻辑过程。“生之徒”为宇宙的初生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又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也就是三个小过程,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与“生之徒”相对待的部分为“死之徒”,也就是指“无”,也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动之死地”为膨胀开来的绝对空-时系,其也与“生之徒”相对待,所以也占总体十个过程的十分之三。“死之徒”为“愚”或“道之华”的范畴;“生之徒”和“动之死地”为“非常道”的范畴。剩下的十分之一为“人之生”,属于“常道”的范畴,其实也就是现今我们所处的宇宙,可称之为“相对空-时系”。相对于“人之生”的过程有“人”的情况而言,前述九个逻辑过程都是没有“人”的状态,所以老子以“死”字来加以描述。

处于“人之生”的常道范畴中也有生命上的生与死的问题。老子认为,人若不到能置自身于死的“死地”(死的范畴)去,则人就必然仍然可以处于“生”的范畴中。

附记:

首先要有“相对待”的观念作为基础,至于“相对待”的观念的来源可以另作追究。

1、宇宙在发展上首先是出现一个“一”,该“一”的两端可名为“始终”,在始和终两端之间的部分为“中”,即“始-中-终”,或者也可以换作“上-中-下”其他名称。从逻辑上来考察“始-中-终”,则无所谓大小长短之别,可视为相等的逻辑阶段。

2、“一”为“有”,其相对待的范畴为“无”,且既然是相对待,所以可以假定“无”也有三个阶段。

3、“有”可以分为“有物”或”无物“两个相对待的部分,最初的“有”为“无物”,其可以与后来的“有物”相对待。

4、人是从“有物”中诞生的,但是其只是“有物”中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并不能与整个“有物”相对待,所以只以“人之生”来强调。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9 09:53 编辑 ]


朴道 发表于 2008-11-13 04:22

开天:庞加来猜想的坍缩造成最初的球体空间,其为宇宙最小球体,也是宇宙的心脏。动点和空间直角坐标系被囚禁于球体中:天圆,“圆满”。

辟地:动点在天圆球体中继续运动形成五行发散形态造成逻辑正方体:地方,“方”。

乱:大方无隅(老子),时乘六龙以御天(易经)。


朴道 发表于 2008-11-13 13:14

在从前的极其古远的年代,或者至少在相传五千多年以前的伏羲氏时代,古中国人就建立起了一个完美的宇宙起源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被称之为“易”或者“易学”,其核心理论为“道”,并有一个数学体系“八卦”作为其支撑。

易道八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揭示了宇宙起源的本质,主要在于该体系给出了一个万能的逻辑定律:“箭头‘一’”,以此定律为支配可以产生一个宇宙匀态空间(亦可称之为绝对空时系,以区别于后来的或者说现在的相对空时系),而此匀态空间一经诞生就受到费尔玛大定理的严格限制,使其“形”在总体上不可变更。当人们将这个“形”上所有的“点”与自然数系相配合时,就可以逐渐建立起各各不同的“数”的空间集合,从而有可能以“数”来描述宇宙空间在其整体和其部分上同与不同的数理特征,这种描述所构成的基本原理体系就是所谓“易道”。根据易道的基本原理,人们有可能进一步对宇宙的运动本质加以描述,因为宇宙物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其数理特征之上的,而人们首先可以借助剩余类大定理将“数”分成种种不同的类别,然后按数的类别去描述运动,这种分类体系就是所谓“八卦”。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13 13:16 编辑 ]

郑业军 发表于 2008-11-27 14:17

:handshake 观点基本认同。

但是,一生二和二生三以及三生万物,你还没有解释。


朴道 发表于 2008-11-27 14:57

原帖由 郑业军 于 2008-11-27 14:17 发表
:handshake 观点基本认同。
但是,一生二和二生三以及三生万物,你还没有解释。

谢谢郑业军先生参与讨论并给与认同支持。

“俗译”中已经就“一生二和二生三以及三生万物”作了解释如下:

由道产生一(现代人记为x, x’),由一产生二(现代人记为y, y’),由二产生三(现代人记为z, z’),由三(三阴三阳,即x, x’; y, y’; z, z’)产生万物(万物:首先表现为“数”和“位”)。万物总是以背负着“阴”而投往“阳”的方式运动,以“气”(即“八卦”)的中而用之(即:“冲而用之”(第四章),或可将其称之为“中庸定律”)的方式达至“和”也就是平衡。

以下前面三点说明经验世界的观念总结是一切都是时空特征,这也是现代科学的基础。然后指出,古中国人把时空作了分割,仅仅以时间特征为基础进行考察并得到了以时间单位“一”作为基础的(形数结合的)纯三维膨胀时空。数字集合扩张到一定的数域会在本域集合中发生坍缩,造成“乱”的形势,然后每一个数又在“乱”的位置上继续膨胀和扩张,形成四维空间及其物质空间的复杂形态。

1、如同科学从经验世界中确认一切都是时空特征,道则从时空中忽略空间特征,仅仅抓住时间流逝特征的一维性并记为“一”:逻辑的自然次序基态。

2、承认并注重运动的连续性或不间断性,将任意运动看成一个动点:时间点和逻辑点。

3、从运动形态中抓住钟摆的简单性,确定一动点在时间过程“一”的轨迹上的运动必止于其中点。

所以,

一、宇宙的始点是从寂寞背景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个动点,其因为动的因素产生轨迹“一”:道生一(xx’)。

二、“一”中的动点止于中点但没有停止运动。

三、中点上的动点的继续运动造成“十”即一个直角坐标系:一生二(xx’,yy’)。

四、动点再次止于中点并因继续运动造成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二生三(xx’,yy’,zz’)。

五、庞加来猜想的坍缩造成最初的球体空间,动点和空间直角坐标系被囚禁于球体中:天圆,“圆满”。

六、动点在天圆球体中继续运动形成五行发散形态造成逻辑正方体:地方,“方”。

七、动点的继续运动造成发散的的继续,“方”被冲破,在“方”的六个面的每一个面的中央延伸出一个竖直的“一”,这六个“一”可以称之为“六龙”,形成“大方无隅”的宇宙膨胀形态。

八、“六龙”因囚禁在“天圆地方”中的动点的继续运动得以按单位“一”不断延伸,且“一”的节点之间的相互连接造成宇宙网格致密态时空,可以将这种时空形态称之为“绝对空时系”,其运动形态就是以“一”不断延伸的形式简单地发散。

九、为“方”配上自然数,形成八卦自然数算法和筛法系统,形成形数结合的宇宙形态。

十、宇宙在总体上可分为奇偶或阴阳两个部分,偶数宇宙不产生物质,而在奇数宇宙中,一般地,合数构成空间形态,素数构成物质基础。奇数宇宙可以称之为“相对空时系”,也就是现代科学所研究的宇宙空间。数字空间就是“黑洞”,其在扩张到一定大小的集合时会发生坍缩,坍缩的反作用力形成“大爆炸”,而且,坍缩和爆炸的不断发生形成宇宙的复杂形态。


郑业军 发表于 2008-11-27 22:41

宇宙的始点是产生了一,继而产生了一切,但是这个始点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呢?是在空间里产生的吗?始点之外是什么?

朴道 发表于 2008-11-28 21:44

按照老子,宇宙的始点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始点之前是不可描述的,顶多可以为其取一个名字,比如“寂寞”、“愚”、“前识者”、……

宇宙的始点也是时间的始点。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人却可以逆时间方向进行反溯,这种反溯的能力就是逻辑。换言之,时间只有一个方向,而人的逻辑可以有正反两种方向,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人能具有推演宇宙运动的认识能力。


郑业军 发表于 2008-11-28 22:48

怎么能是不可描述得呢?那玄之又玄是什么意思?


朴道 发表于 2008-11-29 07:43

我们看到的现象都有“玄”,所谓“玄”就是道理,而道理又都服从于一种根本的道理,这根本的道理就是“玄之又玄”。“玄之又玄”就是从一个时间点开始演变成长起来的,最后长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一切。在“玄之又玄”那个始点之前没有“道理”,没有时间,没有逻辑,没有数,什么都没有,是一种和现在的宇宙相对待的不可描述言说的“背景”、“寂寞”,或者其他你愿意安上的一个名称。能够言说的东西是从宇宙始点开始的,老子将这个始点称之为“信”,孔子将其称之为“仁”。如上所述,这个始点是“动”,其被囚禁在宇宙的中心,成为宇宙涌动的心脏。

[ 本帖最后由 朴道 于 2008-11-29 07:45 编辑 ]


一凡 发表于 2008-12-4 16:39

*
把物理学和哲学掺杂混淆,还搞得如此复杂。
岂不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啊!

哲学的“宇宙观”体现在“本体论”中,其所说的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对世界的根源、第一原因的探讨,即寻找可感觉的经验世界背后的根据本身。这种意义上的“本源”并非是对世界的某种原始状态的考察,而是对现存世界的终极本质的思考。


朱壮国 发表于 2008-12-27 20:34

物质宇宙,是理念的外在表象,
楼主可以知道,数学上有虚数和实数,
虚数,是某种理念、信息、精神、意志


朱壮国 发表于 2008-12-27 20:35

最后宇宙成为复数


朴道 发表于 2008-12-27 22:10

在追究宇宙的产生时只需要自然数,其他的是后来才产生的。


陈应发 发表于 2009-1-6 15:34

学习了


陈应发 发表于 2009-1-6 15:39

玄学了


郑业军 发表于 2009-1-14 11:39

难道只有这一个点运动,其它点就不动吗?如果其它点动的话,你的理论就不成立了。


朴道 发表于 2009-1-17 02:16

难道只有这一个点运动,其它点就不动吗?如果其它点动的话,你的理论就不成立了。
郑业军 发表于 2009-1-14 11:39

必须区分出“动”的层次,即不同形态。第一个出现的“动点”是第一推动力或原动力。原动力被囚禁在宇宙的心脏或中心。

相关文章

【古学讨论发言集】“知”和“不知”

【古学讨论发言集】“知”和“不知”

古人认为范畴“知”中的一切都属于“可道”即可以加以分割认识和表述的部分,反之,“不知”为“知”的对立面,是不可以再加以分割认识和表述的部分,是除了“不知”这个“名”之外就不可再以深入描述的部分…

了解更多

0条评论

递交一条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