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译】
孔子说,如果在“学”的方面能抓住“时”的特征来深入研习,那不就能达到“说”的境界了吗? 如果能看到“远方”的“朋”并将“朋”与自身联系起来,那不就达到了“乐”的境界了吗? 如果人不仅能达到“不知”的境界,还能因理解这种“不知”的深意而使自身呈现出“不愠”的容颜,那不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吗?
【朱熹注】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阐微】
在解释《论语》之前,朱熹首先指出了《学而》这一篇作为《论语》的根基的重要意义。
必须指出的是,古中国人的易道学说首先是一个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系统,而且,所有古圣人(古代主要学者)的话也都首先在阐述这个宇宙论系统。所以,在《学而》中,孔子首先是在进行宇宙论方面的表述,讲的是关于宇宙起源方面的事情。若不首先明白这一点,就永远不可能了解古人的“道”的学说。易道学说认为,只有解决了宇宙起源的问题时才有可能在总体上产生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从而对事物就会产生一种总体上的把握力。也只有在具有了这种把握力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和人相关的事情(如人的社会道德、社会制度等等)都得到正确的处理。换言之,人只有先解决了认识论或者说哲学上的问题才有可能在处理事情上保持整体方向的正确性。
《论语》都是一些简短的话语,然而这些简短的话语却已包含了孔子等先圣对前人(伏羲以来的)学问的精辟总结,都是一些可以作为如同今日公理、定律一般的表述。也正是因为如此,研习者切不可粗心大意,泛泛而过,甚至水过鸭背。如果能背下来,以至于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好不好呢?若能如此,那当然很好。熟悉这些经文对深入的理解是极有帮助的。但是,也必须防止“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情形。其实,对于古之经文,只有通过自身的“思”去加以理解才是惟一正确的途径。
对于古经文,最重要的是在于理解,在于能不能开启自身的“心”来包容甚至加以融会贯通。这实际上是一个把前人的认知系统转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的过程。如果能将前人的认知系统完整地接受下来,就有可能在前人的认知系统的基础上来看待和处理问题,并也还有可能发现前人的不足或是发展出自己的新的见解,使其补充到人类的总体认知系统中去。这是人类认识能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程序。人类的认知系统被古人称之为“道”,所以,进入前人的认知系统也就等于是进入了“道”的“门”,此即为朱熹所说的“入道之门”的含意。如果入了“门”,又还能不断地坚持下去,不断地深入钻研,将种种知识融会贯通,这种过程就可以称之为“积德”。上面说过,前人的认知系统为“道”,而所谓“德”,就是能把“道”包容起来,联系起来。若一个人能自觉地去接受“道”,去包容“道”,就变成了有“道德”的人了,至于其“道德”的深度,得看其所能包容的“道”的广度和深度。若在联系事物方面越广泛,在思想方面越深刻,则“道德”水准也就越高。然而,人类的认知系统是如此的深广庞大,要去入这个“门”甚或将其包容起来,如何做得到呢?其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首先去学习其公理、定律这些有根本意义的东西。而《学而》篇所说的便都是这样的东西。所以,学习者应当首先对这些话语深入分析,仔细体会,并要以这些话语的精神对种种事情加以广泛地联系贯通。而这就是朱熹所说的“先务”。
《学而》一共被分为十六章,都是语意深刻的古训,学习者应该善学善思,不可马虎,久而久之,便能逐步有所收获。有“为学日益”的说法。只要天天努力,必有长进。正所谓“功夫不负苦心人”。但是千万要注意一个“心”字,若自己不用“心”去苦苦地“思”,是很难有所进步的。若不去“思”,即使能把所有的文句背得滚瓜烂熟,也是枉然。在“用心”这一点上,学习者一定要自己清楚才行。“用心”才是关键,也才是名符其实的“先务”。
所以,还必须再次提醒学习者,“先务”就是要自己去理解,而在理解上,一定要紧紧抓住一个“本”字,即朱熹所说的“务本”。而所谓“本”字,指的是这些话都是在揭示“道”的根本、本质。若不去抓住“道”的“本”,就永远不可能“得道”。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