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韫光彩。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为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经之功德广矣大矣。
【述义】
在论及“一心”时,既要懂得“一”,也要懂得“心”,这其实是要从“一心”的来源的方面弄清楚其所以然来。任何事物都有其然,也有其所以然。而要完全了解一个事物,就既要能知其然,也要能知其所以然。若从其来源的方面而言,“一心”从根本上就是来自于“清静”。所谓“清静”,指的是“心”处于一种“无”的境界的情形,也就是上述所说的“旷劫”的情形。如果达不到“清静”的状态,人的“心”就很容易随着外部表象“境”的变迁而转移,也就很容意生出种种“妄念”来。
有了“妄念”,就好比在“太虚”之前布置了云雾,使其成为遮蔽人的眼睛的障碍,使人因障碍而看不到“太虚”。所谓“太虚”,也就是“旷劫”之地,而“清静”则是“旷劫”之地的状态,当然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若是追究“清静”的自然属性,则“清静”就只能说是一种没有状态的状态。“妄念”又如遮蔽在宝镜上的尘垢,使其失去光彩。如果人们总是如此随机地追逐着种种表象,就如同迷失于幻影之中,又如何能从“妄(念)”而返归于“真(理)”呢?
然而,在这部佛经中,如来以至高无上的“正等”和“正觉”来引导人的“心”走在佛道之上。所谓“正等”和“正觉”,都是关于如何达至“正”的表述。只要走在佛道之上,便都属于“正”。“正等”是通过“等”的方式来达至“正”,而所谓“等”,是去找寻事物的共性或同一性,而“等”字的构字形象是以手执竹算筹来实施“推十合一”(“土”)的工作;“正觉”是通过“觉”的方式来达至“正”,而所谓“觉”,是通过人的“心”去思索和觉悟到事物本质,而“觉”字的构字形象是人以双手执爻通过推演而见到宇宙本质的情形。
当人的心有了“慈悲”,就可以认为是进入了“至愿”的境界。而所谓“至愿”,也可以等同于俗称之“至善”,其“愿(愿)”字的构字是人以“目(或“心”)看到了“本原”的样子。佛陀菩萨有着明洞一切的“悯”的慈悲之心,看到世间人们总是沉迷于种种现象之中,看到芸芸众生处于不知其本质之所以然的冥昧状态,所以为其述说此经以启迪人们之心智,为人们大开启蒙的方便之门。
通过阅读念诵这部佛经,可以使人们解开种种疑惑,从种种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就好比通过洗涤沐浴的程序清除身上的污垢,从而可以远离尘埃的污染。一旦如此,人就懂得了“生死”的深意,既能够由“生”入“死”,又能够由“死”出“生”。因为“生死”是佛道学问的总体范畴,是“生”和“死”两个范畴的总称。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生死”的观念范畴来加以限定:“生”就是某一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当该事物不存在时,就属于与其“生”相对待的“死”的范畴。若人能将这种“生死”的观念与整个宇宙及其所有事物联系起来时,就在认识上达到了可以称之为“菩提”的彼岸。一旦人在认识上能够屹立于“菩提”的彼岸,就必然能将痴迷转变为智慧。所以,在启迪人的心智使其去掉昏暗而见到光明的方面,这部佛经实在是功德无量,其涉猎的内容既广又大,触及到了人的认识的方方面面。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