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章句序
【朱熹序】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述义】
《大学》这部书,主要是要解释说明老古时候的“大学”是如何教育人的,尤其是要将自古以来所流传下来的如何以整体的观念去认识“大”也就是宇宙整体的那种特殊的方法论诏告世人。
【朱熹序】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述义】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人,人就由“天”得到了一种特殊的东西,即所谓“天赋”;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天赋”才使得人可以开化而成为“民”,而这些使人开化的东西无非就是仁、义、礼、智这些可以统称为“性”的东西。然而,就人与人相比较而言,每一个人的天生气质和禀赋是不可能整齐划一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就由于天赋不足而难以理解知晓关于“性”的事情,从而也难以成为一个“全人”。所以,一旦有聪明睿智的人出现,就有可能尽其可能地发挥其自身的天赋,使其可以由自身的“性”而最终理解知晓“天”(﹦宇宙整体)的“性”。这样的人就好比从“天”得到了命令,必然会将关于“天”的“性”诏告天下的人,成为引领许多代人走向开化的君子和老师,从而使人能通过“治”的程序而达到“教”(﹦文明)的境界,使所有人的“性”都能又因此而重归于自然而然的“性”也就是“天性”。这就是为什么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古圣人能由“天”而得到其最本质的东西,并将这个本质所显现出来的规律性作为指针引导人类社会,从而建立了人的社会管理的体制,也就有了“司徒”等等不同的职位,有了管理“典乐”等等不同的官员。
【朱熹序】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述义】
“三代”的社会景象可以算是繁荣兴隆了,其之所以如此,在于其在“法”的方面达到了完备的程度。又正是由于有了这完备的“法”,所以所有王宫的成员,其次所有国都中的人,不管大街小巷,人们莫不在学习这个“法”。人从出生长到八岁,则上自王孙公子,下至老百姓的小孩,都得进入“小学”去进行学习。“小学”中的内容为两大类,即“节”和“文”:“节”包括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等基本礼节;“文”包括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技能。到了十五岁,上自天子及其亲属的儿子,下至公、卿、大夫、元士的适龄子弟,甚至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要进入“大学”去进行深入的学习。“大学”中的内容主要为“道”,即为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这就是说,学校不仅在年纪的界限上有所分别,而且还在教学内容及其所涉及的问题的深浅难易程度上的不同而有所分别,从而区分出“小学”和“大学”来。
【朱熹序】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述义】
所以就学校的设置而言,就如上述所说已经到了一种极广的范围,且就其教学内容而言,又按照年龄和程度分出种种不同的等级和次序,使之能趋于周详完备。在教学过程中,其所注重的是让每一个人以其自身的“心”去体会和理解,然后才去实施“行”,让其所体会和理解到的被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就其所学的东西而言,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有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去追求偏颇怪诞,所以当时那些时代的人没有不热心去学习的。既然人们去学习了,也就没有不知道“性”在其分别上都是有其各自所固有的特征的,也没有不知道其各自在“职”也就是在其本份上也都是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的,从而能根据各自不同的特征来使其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展现其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古时候有着盛世的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当时“上”能在“治”的方面达到兴隆的程度,“下”能在“俗”的方面出现美好的景象。老古时候的这种道德盛世是绝非后世所能企及的。
【朱熹序】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述义】
到了周朝衰颓之时,称得上贤圣的君王看不到了,学校的事情也没有人管了,于是整个社会的教育系统被中断荒废了,其结果是世风日下,民俗颓败。在周朝的衰颓过程中,也出现过象孔子这样的圣人,虽然没有君王的地位或高贵的官爵来推行其自身政教方面的抱负,却还能自己去总结先王的法则,使其得到广泛地传颂,从而得以将先王的事迹诏告于后世之人。例如,有《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得以流传下来,这就使得“小学”还能以支流末节的形式苟延下来。而这里这篇《大学》,则是在“小学”还得以成功存留的基础上,要将“大学”的内容和方法加以说明。《大学》这一篇文章,就其外观即“外”的观念而言,其规模己经大到了极至,而就其内容即“内”的观念而言,其纲领条目也被尽可能地详细罗列出来了。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之众,此三千弟子也都没有没听过孔子传讲这个内容的,然而却只有曾子经理解而得到了孔子之传的真正宗旨。于是,曾子便以此作为传讲的基本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和说明。曾子将《大学》传给了孟子,然而到孟子逝世之后,孔子的真传便被中断湮没了,虽然《大学》其书还存在,而还能知道其真正含义的则是少之又少了。
【朱熹序】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述义】
自从“道”的真传被湮没以来,一般儒生所作之事无非是死记硬背一些诗词文章,其所花费的功夫较之“小学”的学习不知多出多少倍,然而却并没有多大用处。另外,(老学佛学等)那些关于虚无寂灭的教义,都只不过是异端邪学,其所追求的已高于“大学”的范围且并不以“实”为其基础。其他的什么权谋术数之类,一切目的要么就是为了成就功名利禄而设,要么就是为了各种职业的技巧而设,所以其要取代“道德”的地位时便只不过成了瞽惑世听、误导民众的理论,尽管其中也充满了“仁义”之类的言词,却实际上讲不出“仁义”的真正含义,更讲不出“仁义”的真正由来。这是君子的莫大不幸,因为君子因此无法弄明白“大道”的真正要义是什么;这也是小人的莫大不幸,因为小人因此不能享受到“至治”所带来的实惠。如此,“大学之道”被湮没于茫茫人欲之中,人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之道”,更不知道去找寻“大学之道”,这样的毛病反反复覆积累下来,以至经历了“五季”的衰颓时代,世上坏的风气和乱的现象便达到了极至。
【朱熹序】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
【述义】
“天”是以不断循环的方式运行的,所以没有什么“往”的运行不出现“复”的情形。时光运行到了宋朝,德行又开始兴隆盛大起来,然而关于“治”和“教”的真谛却仍然处于不明的状态。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河南程氏两兄弟,重新将《大学》的真义发掘出来,从而接上了传至孟子的“道”的传统。这种接续实际上就是从这篇《大学》开始的,其后二程又将与此篇有关的东西进行了编辑整理,将其归纳起来并作了发挥和说明,使其旨趣之深义得以彰显。至此以后,老古时候的“大学”教人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古之圣贤的经文传记究竟所指何为,便因此重新放出了粲然光彩,使世人可以明白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
【朱熹序】
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述义】
我朱熹本人不敢以聪明敏锐自居,其所幸的是,本人自小有父辈们的督促,以私淑(私塾)的形式受到教育,从而有幸学习到了孔孟等圣贤的经书。当我从多方面来考察思索这些书籍时,总觉得人们对这些书籍的要义的论述都还不太全面,所以我就顾不得自身学识和见闻的浅陋,尽可能地将所能得到的数据进行编辑整理,间或也将自己的体会和意见加附于后,以弥补人们论述上的不足,想以此有益于后世的君子。我深深知道,这样做不可能没有瑕疵,我也不得不为这些瑕疵负上责任,然而,在为促进国家的文明趋势方面、在为净化社会的民俗道德方面、同时也在为学习之人提供如何“修己治人”的方式方法方面,这样做则未必不是小有裨益的。
0条评论